搜索热:裂纹 硫酸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一周国内材料科研#济南大学研究出用于测定胰岛素的新型生物传感器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6/4/23 15:13:39   阅读:468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济南大学研究出用于测定胰岛素的新型生物传感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出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南开大学重点实验室提出高性能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设计新思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开发出新型多层结构二维材料;浙江大学研发出由石墨烯量子点增强的MoS2/InP单层异构太阳能电池;复旦大学发现MnO2不同相间转换机理;浙江工业大学课题组实现分子筛膜中金属有机骨架转化。

济南大学研究出用于测定胰岛素的新型生物传感器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逐具规模,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国外研究中,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研发了可用于检测肿瘤蛋白以及耐药性MASA细菌的微型生物传感器。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使用GeneFluidics开发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来鉴定引起感染的特定革兰氏阴性菌,该结果表明利用微型电化学传感器芯片已经可以用于人临床样本的细菌检查。欧美国家陆续投入惊人巨资研究生物传感器,
不仅在国外,国内的研究在该方面也进展不断,近日,济南大学研究出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测定胰岛素。他们以掺杂Pb-β-CD的金纳米粒子的金属有机框架作为电致化学发光的供体,CRuSi NPs作为受体进行制备。所制备的传感器检测胰岛素线性响应范围从每毫升0.1皮克至10纳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特异性。

不难预见,这个当今全球医学检测和快速分析技术的热点领域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成果发表于: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
 

对于催化剂设计而言,让其兼顾活性和稳定性一直都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

近日,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出一种具有单一钴活性位点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他们发现以石墨烯为基底,将活性金属附着于氮原子上,如此构成的复合材料在作为敏化太阳能电池反电极时具有出众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他们合成一系列基于不同的金属(锰、铁、钴、镍、铜)的复合材料并进行表征。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确定具有单一钴活性位点的复合材料性能最佳。

该成果发表于: Angewandte Chemie。

南开大学重点实验室提出高性能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设计新思路
 
 
近日,来自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针对高性能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他们利用一个硫杂环醌(DDT)作为阴极,一种导电聚合物(PEDOT:PSS)作为高性能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的粘结剂。之所以说这个设计合理是因为,首先,DTT的初始锂离子插层电压为2.89V,相较碳模拟高出0.3V。与此同时,DTT 与 PEDOT:PSS间存在非共价交互作用,这将显著抑制溶解并提高DDT的电导率。

总的来说,对于将有机小分子作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阴极的应用而言,这种基于非共价键交互作用的设计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该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开发出新型多层结构二维材料
 

石墨烯的发现有力地促进了二维材料的研究,人们也因此发现了其一系列特殊性质及功能。

近日,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异于石墨烯结构的二维材料,该材料具有多层结构。理论预测的“超导体-拓扑绝缘体-普通金属”多层结构被证明可通过实验实现。这种生成的 HfTe3/HfTe5/Hf 混合结构在基于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和基于Majorana的设备上具有潜在应用。

该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浙江大学研发出由石墨烯量子点增强的单层MoS2/InP异构太阳能电池
 

近些年,原子级二维层状过渡族金属二硫化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出众的光电性质而倍受研究人员关注。

近日,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利用石墨烯量子点(GQDs)诱发单层二硫化钼(MoS2)/磷化铟(InP)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通过这种方法其光电响应得以大幅提高。拉曼光谱及光致发光谱显示在GQDs与MoS2之间发生了有效的电荷转移,进而引发了MoS2的n型掺杂。 MoS2/InP异质结的势垒高度由此提升,MoS2/InP太阳能电池平均功率转换效率由原来的2.1%提升到4.1%。

该成果发表于: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复旦大学发现MnO2不同相间转换机理
 

层状δ-MnO2在锂离子电池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此同时,δ-MnO2也被当作先驱体广泛用于合成MnO2族内其它稳定结构变体,例如α-相、β-相、R-相和γ-相,这些相均具有不同的隧道和三维贯通结构。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随机表面行走路径抽样法首次揭示了反应的原子机制和MnO2层-隧道转换动力学。随机表面行走路径抽样法证明在上千条可能的路径中,能量最低的那条路径连接不同相。

该成果发表于:JACS。

浙江工业大学课题组实现分子筛膜中金属有机骨架的转化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基于多价阳离子取代法,将金属有机骨架完整转化。通过此方法,有效孔径由在空腔中的金属盐残留的固定减少,和适当的有机金属骨架晶体的晶面接触,实现竞争分子筛分能力。该方法还可以被推广到其它金属有机骨架膜和颗粒的合成。

该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我国首个石墨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
 #电子材料周报#电子高速公路,想象你的电脑可以被卷起来
 2
 #国内材料周报#首次实现石墨烯单核控制形核和快速生长
 2
 “石墨烯之父”又发现超级材料:或是半导体的未来
 2
 “新材料之王”诞生!比石墨烯更逆天的“硼烯”,带来了这些充满想象空间的应用
 2
 《自然》《科学》一周(10.12-10.18)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2
 2017上半年二维材料前沿综述精选
 2
 2019年二维材料前沿综述精选
 2
 WSe2化学剪纸
 2
 顶刊《PNAS》:揭示二维材料表面摩擦的应变调控机理
 2
 丢弃物中的惊人发现:开启二维材料新世界
 2
 黑磷:比石墨烯更好的导体
 2
 化工院段曦东教授课题组在《J. Am. Chem. Soc.》发文:层数可控的二维材料NiTe2的制备(图文)
 2
 化学方法“开辟”构建2D材料的新天地
 2
 换个“膜” 燃料电池汽车能跑得更远
 2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视网膜假体有望为视网膜退化患者带来光明
 2
 尽管石墨烯赚足了注意力,但真正奇妙的却是这些
 2
 科学家成功研制1.5英寸石墨烯单晶
 2
 科学家利用压电驻极体材料实现对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的静态/动态调控
 2
 两种奇异的二维材料组合提供了一种调节光波的新方法
 2
 清华航院李群仰课题组等揭示超薄二维材料摩擦演化之谜
 2
 神奇二维材料 国家标准已经出炉?
 2
 石墨烯成医学检测工具
 2
 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增强光学吸收的最新综述
 2
 我国实现米级单晶石墨烯的制备
 2
 物理所大面积高质量氢化石墨烯的构筑及物性研究取得进展
 2
 硒化铟——石墨烯和硅的"黄金分割点",有望成为下一代革命性半导体材料
 2
  “网状的碳”是更快DNA测序的关键
 1
  等离子体宏观制备石墨烯取得突破性进展
 1
  哥廷根大学:石墨烯可提高超分辨率显微镜性能
 1
  国防科大打造史上最薄石墨烯灯泡,有望用于未来手机屏幕和芯片
 1
  国家纳米中心二维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1
  加拿大公司在石墨烯橡胶研发获突破
 1
  上海交大报道黑磷制纳米材料 用于神经、血管再生和免疫稳态
 1
  双层-双层转角石墨烯中的关联绝缘态研究获进展
 1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1
  我国科学家在新型二维材料硼烯制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1
  我科学家成功研制超平整石墨烯薄膜
 1
  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涂层防止管道遭到细菌腐蚀
 1
  中国科学家在单层石墨烯力学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1
 "它"号称能秒杀OLED?
 1
 #薄膜周报# NASA航天器的新型保温“外衣”
 1
 #薄膜周报#单层二维冰相变研究获进展
 1
 #薄膜周报#厚度低于10nm的尼龙(聚酰胺)滤膜
 1
 #电子材料#首次发现微磁区导电,有望扩展磁存储空间
 1
 #电子材料周报#超晶格设计实现多铁性特征
 1
 #电子材料周报#浸涂技术开发新型纤维状发光二极管
 1
 #电子材料周报#看电子如何在新材料中“旅行”
 1
 #电子材料周报#史无前例的超导石墨烯薄片
 1
 #电子材料周报#芯片超材料助力量子计算机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