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裂纹 硫酸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三维纳米结构的加工与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5/10/28 12:39:05   阅读:1336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Au薄膜三维纳米结构中的近红外超灵敏折射率传感特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微加工实验室工程师刘哲、副主任工程师李无瑕、主任工程师李俊杰和博士生崔阿娟及研究员顾长志等人系统地开展了基于聚焦离子束技术的三维纳米结构与器件的可控加工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三维纳米结构既可具有纳米材料与结构所赋予的量子效应、尺寸效应与表面效应等新奇物性,又可通过三维几何结构实现电声子输运与耦合、自旋极化、激子行为、波阵面调控等物性的协同调制,获得平面器件不具有的功能。目前,三维纳米结构的可控加工方法明显不足,阻碍了三维纳米器件的发展,并制约着高端纳米产业化技术的形成。为获得性能优异的三维纳米结构与器件,国内外展开了多种三维纳米加工技术研究。

刘哲等人发明了一种基于聚焦离子束的应变诱导三维纳米结构加工新方法,在纳米材料中产生局域化表面再构、缺陷、晶体结构变化,实现了三维空间诱导的纳米材料形变,以此构建三维功能纳米结构与器件。他们首先利用这一技术构筑了一维金属W的自支撑纳米间隙、纳米接触以及纳米多肢体等多种三维纳米结构,证实了这些结构可具有高达5.2K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以及较好的机械性能与热稳定性。他们又利用这一技术实现了自支撑铂纳米线沿径向的组分与微结构的非均匀生长,并通过热致应变规律的探索与量化处理,掌握了形变的可控手段,获得了硅锥顶部的自支撑纳米点接触以及将双层纳米浴盆进行固定的微笼结构,显示了该方法在三维纳米电学、光学、磁学以及生物分子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最近,他们与物理所光物理实验室的副研究员李家方、研究员李志远以及英国索尔福德大学教授沈铁汉以及同济大学教授李宏强等合作,将聚焦离子束应变诱导三维纳米结构的加工方法推广到二维薄膜材料体系,发展了一种基于离子束辐照的折叠应变加工方法,可将平面内的结构多次有序折叠,实现纳米结构单元在空间、尺寸、周期与几何形貌可调制的大面积可控加工 。


来源:中国科学报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点石成金”不再是梦
 1
 “透明”的纳米锥玻璃
 1
 《Science》人工制备高度复杂纳米结构取得重要进展!
 1
 Acta Materialia:具有纳米孪晶束的异质化纳米结构316L不锈钢断裂行为研究
 1
 Advanced Materials: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高韧性人字形结构的生物复合材料
 1
 Communications Physics: 纳米结构非晶合金的中程序调控及非晶多型性相变
 1
 MIT开发新技术:让芯片自己组装自己 轻松实现7纳米
 1
 Nature Communications:低成本、高强度分层纳米结构β-钛合金
 1
 Nature 子刊:使用光可裂解性的杂臂嵌段共聚物制造线点双纳米图案
 1
 Nature盘点: 4月材料领域重大进展
 1
 Science: 在微立方块银单晶中形成梯度纳米结构
 1
 Science:基于纳米结构范德瓦尔斯材料的红外双曲变面
 1
 材料前沿最新综述精选(2017年10月第2周)
 1
 超光滑镀层使钢材性能更佳
 1
 创新型材料:类黑色素聚合物
 1
 顶刊动态 | Chem. Rev./AM等生物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化学吹制3D碳纳米片框架,以提高锂存储
 1
 会“自动清洁”的玻璃 纳米级还防眩光
 1
 金属“墨水”书写图案 宽度不到发丝一半
 1
 科学家实现微观化学分子宏观尺度上大型结构合成
 1
 克拉克森大学新型电极提升电池容量 并可快速充电
 1
 雷清泉团队在绝缘纳米结构材料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1
 论述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机理
 1
 美国开发出不依赖半导体的微电子器件
 1
 纳米/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腐蚀机制研究进展
 1
 纳米光催化材料做的窗帘可净化空气
 1
 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
 1
 气-固反应法制备纳米结构氧化锌及其生长机制
 1
 轻量高强度超弹性3D纳米打印降世!
 1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在无铅压电陶瓷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1
 清华大学硅基纳米激光器和光放大器研究获重大突破
 1
 日本研发出低功耗分子传感器 能耗减至十亿分之一
 1
 使用直接写入,研究员实现按需3D纳米打印纯金属结构
 1
 蛙卵珊瑚状硫化钠中空纳米结构作为高倍率性能钠硫电池正极
 1
 新的纳米尺度结构推进金属发展
 1
 新设计解决锂电池硅基阳极粉化难题
 1
 新型海绵状物可吸收自身重量90倍的溢油 还能反复利用
 1
 研究突破:新工艺将实现纳米级金属结构的3D打印
 1
 一种基于聚焦离子束的石英玻璃平面透射 电镜试样制备方法
 1
 原子级薄金属纳米结构的新研究
 1
 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降低合金摩擦系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