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裂纹 硫酸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轻量化专栏#揭开“新材料之王”碳纤维的神秘面纱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5/5/25 11:39:21   阅读:751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碳纤维,江湖雅号“新材料之王”,轻质高强,在很多场合已有应用。材料人网已有多篇文章介绍过碳纤维,但并不系统。这一期的轻量化专栏,就专门为大家讲讲“新材料之王”的风采。
 
碳纤维,材如其名,就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含碳量超过90%,而当碳含量超过99%后,这时候我们就得改名叫石墨纤维了。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下碳纤维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末:爱迪生将棉线和竹子碳化,以制作灯泡丝。
 
二十世纪50年代: 人造纤维被用来制造碳纤维,但很快被聚丙烯腈所替代。
 
二十世纪60年代早期:第一种可以被应用的商业化碳纤维问世。
 
二十世纪60S、70S、80S:碳纤维主要在国防方面应用。
 
二十世纪末: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垮台,导致碳纤维的需求下降。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工业界、能源、体育用品、航天、风能行业的需求使碳纤维的产量大幅提升。
 
2008年以后:受技术原因和世界经济疲软,碳纤维需求发展增速变缓。
 
碳纤维可以用不同的原材料制备,主要有聚丙烯腈(PAN)、沥青(可以分别称之为PAN基或者沥青基碳纤维)。其中以聚丙烯腈最为常见,大约90%的碳纤维由它而制造(不特别说明的话,碳纤维指的就是PAN基碳纤维)。下面我们就以PAN原丝制造碳纤维的原理图(来自日本帝人集团官网介绍)来介绍PAN的加冕之路
 
制作过程
 
本来想自己作图的,发现作图能力实在是渣,放上日本帝人集团的制作流程图吧
 
  
 
图1:碳纤维制作流程图
 
图1大致描述了碳纤维的制作过程,不过不够形象。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

 
 
 
图2:碳纤维制作示意图
 
图2描绘了从原丝(precursor)到碳纤维,经历了氧化(Oxidzation Furance)、碳化(Carbonization Furance)、石墨化(Graphitization Furnace)、表面处理 (surface treatment)以及最终的(CarbonFibers)碳纤维化的整个过程。
 
由于PAN原丝的玻璃化温度低于100度,因此不能直接碳化,其需要先经过氧化过程(有的书称之为预氧化,很贴切)。所谓碳化,是指去除非碳元素,使其碳含量超过90%。
 
如果将原丝经过碳化之后,继续石墨化的话,就可以得到石墨纤维。具体方法是在2500-3000度、保护气氛(一般是高纯氩)、施加压力下维持几十秒,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杂质,让结晶碳的结构朝石墨结构转变。
 
 
  
图3:碳纤维各道工序和各个阶段的成本
 
由图3可以看到原丝大约占50%以上的成本,每磅造价10美元左右(数据是2010年的)。
 
碳纤维的性能
 
既然称之为“新材料之王”,性能方面自然有过人之处。口说无凭,我们将从几个具体的指标来对比其他材料,看看碳纤维“过人”之处。
 
表1:几种材料的比强度对比
 
材料 比强度(KN.m/kg)
光谱纤维 3619
卡拉夫 2514
碳纤维 2457
玻璃纤维 1307
蜘蛛丝 1069
碳纤维复合材 785
钢合金 254
铝合金 222
聚丙烯 89
橡木 87
尼龙 69
 
所谓比强度,是指强度与密度的比值。比强度高,代表材料既强度高又质量轻,是轻量化材料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碳纤维的比强度比钢、铝高出一个数量级,所以它才有可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替代钢构、铝构配件。
 
表2:材料的抗拉强度对比
 
材料 抗拉强度(Mpa)
碳钢1090 3600
高密度聚乙烯 37
聚乙烯 19.7-80
不锈钢AISI 302 860
铝合金2014-T6 483
铝合金6063-T6 248
无碱玻璃 3450
层压无碱玻璃 1500
碳纤维 4127
层压碳纤维 1600
卡拉夫 2700
松木(顺纹方向) 40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是结构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显然,碳纤维的抗拉强度非常高,而且表2的数据并不是碳纤维产品中最高值,可以说碳纤维是人类制造的抗拉强度最高的三维材料。
 
表3:著名碳纤维生产企业帝人旗下的产品性能表
 
 
 
表3主要基于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碳纤维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性能,简要总结如下
 
表4:碳纤维的其他优异性能
 
热膨胀系数 (-0.5—1.5)X10-6/K,远低于钢
导热性 接近钢
抗化学腐蚀性 除强氧化酸外,抗酸、碱
耐高温 400度以下性能稳定,甚至可抗1000度
抗疲劳性 应力疲劳试验百万次后,强度保留60%,钢仅40%、铝30%
 
应用场景及公司
 
虽然碳纤维成本并不是很低,但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总体来说,碳纤维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风能、汽车、体育、医用设备、家居、个人用品等等。
 
碳纤维制造企业非常集中,据说全球前6的企业供应了93%的碳纤维。这六家企业是日本的Toray(东丽)、Toho(东邦)、mitsubishi(三菱)、美国的Zoletk(卓尔泰克,好像是被东丽给收购了)、Hexcel(赫氏)、Cytec(西泰克)。这些公司的简介材料人网曾有介绍,可以参考这里:http://www.cailiaoren.com/article-2269-1.html
 
 
本文参考了大量外文文章如下:
 
关于碳纤维的性能:http://www.christinedemerchant.com/carboncharacteristics.html
 
帝人的碳纤维性能:http://www.tohotenax.com/cn/products/products_pro.html
 
碳纤维成本:http://www.rmi.org/RFGraph-carbon_fiber_cost_breakdown



来源: 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日本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部件 重量仅为钢制构件1/5
 1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需求迫切
 1
  我国石墨电极接头关键制备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方大炭素一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我国石墨电极接头关键制备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方大炭素一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中国首次在太空验证3D打印技术
 1
  朱美芳院士:把碳纤维穿在身上
 1
 “魔角”石墨烯位居榜首
 1
 “植物制”碳纤维,有望普及碳纤维应用范围
 1
 【深度】车企遭遇滑铁卢、碳纤维应用瓶颈难突破,出路在哪里?
 1
 【知识】碳纤维到底是什么材料?
 1
 3Dynamic Systems推出一款碳纤维增强3D打印材料
 1
 3D打印出更强大步枪
 1
 3D打印金属基复合材料:含碳纤维的液态金属
 1
 3D打印使用碳纤维 波兰学生研发碳纤维编织机
 1
 3D打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下一个目标:飞机高性能结构件
 1
 CIKONI最先成功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
 1
 ELG碳纤维复合材料助力奇瑞电动车轻量化
 1
 阿波罗-2: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的私人飞机
 1
 奥迪新一代A8采用新型材料 轴距将增加
 1
 宝马7系利用碳纤维开启汽车智能轻量化时代
 1
 宝马7系新推行多材料结构 实现轻量化车身
 1
 宝马将推i8电动敞篷跑车 采用超轻材料打造
 1
 宝马汽车革新新蓝图 碳纤维加强车身强度
 1
 保时捷搞事情!!!碳纤维编织车轮首次投入汽车生产
 1
 本田使用3D打印纸质模具,制造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
 1
 变废为宝:科学家用废弃碳纤维提高路面的渗透性
 1
 不同方法表面改性碳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
 不同纤维增强和不同固体润滑剂改性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
 不锈钢比碳纤维更轻更结实?马斯克:千真万确
 1
 材料学家利用激光技术制备微小,弯曲的碳纤维面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纤维将用于自行车制造
 1
 超声氧化处理对碳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
 1
 车用轻量化材料大比拼
 1
 从技术角度看中国为什么搞不好碳纤维
 1
 从专利角度分析国内外碳纤维之发展(上)
 1
 打破国际垄断:中国掌握自主高性能碳纤维技术
 1
 当今世界四大最耐腐蚀材料有哪些?
 1
 德国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铝轻质材料连接的新技术
 1
 帝斯曼推出新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碳纤维混杂纤维
 1
 东丽、帝人、东邦、三菱丽阳联手开发新型碳纤维制造方法
 1
 东丽集团碳纤维独占鳌头
 1
 东丽推出号称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新一代碳纤维预浸料
 1
 短切碳纤维可提高ABS3D打印的屈服强度
 1
 俄大学开发制备高强度碳纤维前驱体的新方法
 1
 福特全新超级跑车将发布 均由碳纤维打造
 1
 福特碳纤维进气系统亮相 FalconXR6 Sprint将搭载
 1
 福特在新车中加入大量碳纤维
 1
 复合材料哪家强? 金属基复合泡沫夹芯听过没?
 1
 高功率紫外激光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
 1
 高强碳纤维束丝拉伸性能测试影响因素的研究
 1